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黔科合支撐[2021]一般 071)
6月啟動
2021年6月5日上午,由《腦出血》雜志編輯部、《Brain Haemorrhages》編輯部、貴州省急診??坡撁酥鬓k,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承辦,重慶博恩富克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協辦的“2021 年(貴陽)急性腦血管病診療暨腦水腫監測學術研討會|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黔科合支撐[2021]一般 071)啟動會”在貴陽天怡豪生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貴陽、遵義、畢節、銅仁、黔東南、黔西南等30多家單位100多位專家參會。
開幕致辭
此次會議則聚焦這一臨床現狀,交流、探索腦水腫監測技術在急性腦血管病的應用,旨在構建以創新無創生物電阻抗監測技術為核心的院前急救、急診搶救、住院治療的院前、院內規范的綠色通道應用模式,并一步打造新急診綠色通道網絡體系模式,最終促進急性腦血管病診療能力及急性腦水腫的識別及處置能力的提高。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伍國鋒 教授
專題報告 01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毛更生教授指出: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管道的存在在2015年被Science評選為十大科學發現之一,腦膜淋巴管的功能主要是腦脊液和代謝廢物的引流,這種功能有利于疾病狀態下水腫的引流和血腫的清除。而是否有監測手段能將這種功能可視化,并進行評估和動態監測仍然是一個問題?
而針對能否將無創生物電阻抗這一新技術應用到這一新領域,毛教授給出了一些臨床應用探索:
一、可通過無創生物電阻抗監測技術監測腦膜淋巴管引流腦脊液的變化及腦水腫的發展趨勢。
二、可通過無創生物電阻抗監測技術監測血腫量的變化來判斷腦膜淋巴管在腦出血中的重要性。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 毛更生 教授
毛教授也期待從臨床更多研究中探索出更新的臨床應用。
專題報告 02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胡榮教授對“科技部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科研成果做了介紹,該項目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論文、專家共識、臨床診療規范等學術研究成果,其中,《腦卒中病情監測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于2021年2月發表于《中華醫學雜志》,對無創腦水腫動態監測技術在腦卒中的臨床應用做了總結:
1、無創腦水腫動態監測技術在腦卒中類型鑒別診斷的應用:
無創腦水腫監護儀對出血性與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鑒別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鑒于無創腦水腫監護儀的便攜性,還可以將其集成于移動卒中單元,尤其在戰時和重大災害等特殊環境下,可以為及時干預提供鑒別診斷和病情監測的信息。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 胡榮 教授
2、無創腦水腫動態監測技術在腦卒中病情監測的應用:
無創腦水腫動態監護儀可為患者提供一種無創、床旁、動態的顱腦病情監測,并在腦出血后血腫擴大、繼發水腫、腦梗死溶/取栓后出血轉化等病情預警方面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專題報告 03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高文文醫師代表趙??到淌趯﹃兾魇?2020 年重點產業創新鏈(群)科研項目《基于國產創新醫療設備多模態監測下腦出血診療新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的研究成果做了如下分享:
1、項目進展: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作為陜西省最早開展無創腦水腫臨床監測技術的中心之一,截止目前為止,該項目已完成1500余例的研究數據,涉及到的病種主要為:腦出血(800余例)、腦梗塞(350余例)、腦外傷(300余例)、腦積水(50余例)、腦腫瘤(30余例)。而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也成為省內進行臨床監測病例最多的中心。
2、項目科研成果:發表核心期刊文章3篇
①高文文,趙???無創顱內壓監測在神經外科疾病中的應用前景[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0,25(01):54-56.
②高文文,王鳳鹿, 趙??档?擾動系數在腦出血患者腦水腫監測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電子版),2020,10(05):305-308.
③蔣小兵,高文文,趙???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1,18(02):209-213.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高文文醫師
3、無創腦水腫動態監測技術臨床應用體會:
(1)臨床醫生可根據監測結果,實時判斷病情變化,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2)服務患者:病人可自行觀察數據,對治療情況的及時掌握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3)經濟收入:使用一年,即可收回成本,為科室增加效益。
(4)無創監測,更利于發展臨床科研,提高學術界的影響力。
專題報告 0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鳴教授首先從出血轉化的定義與分型、出血轉化的生理病理機制、出血轉化診斷及處理等方面對《中國腦梗死后出血轉化診治共識2019》做了詳細解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劉鳴 教授
隨后劉鳴教授提出了自己對無創生物電阻抗技術在腦梗死的科研應用規劃思考:首先,可通過觀察性研究及大量的樣本量數據來驗證無創生物電阻抗技術在評估其機械開通治療時間窗、預警出血轉化、監測水腫發展規律及預后判斷等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其次,通過隨機對照等研究設計方法進一步深入研究,提高無創生物電阻抗技術在腦梗塞應用的詢證醫學證據級別。最后,形成無創生物電阻抗技術在腦梗塞應用的臨床診療規范,并進一步推廣應用。
專題報告 05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喻安永教授提到:時至今日,顱腦外傷(TBI)已經成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由于交通運輸、武裝沖突等現代科技事故,全球每年有超過6000萬的人經歷過TBI。據創傷性腦損傷流行病學顯示,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急診就診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喻安永 教授
同時,顱腦外傷后腦水腫、遲發性血腫、腦積水、顱高壓等并發癥成為影響患者死亡率及預后的重要因素,而喻安永博士通過大量的文獻分享了無創腦水腫動態監測技術在顱腦損傷患者早期定級診斷腦損傷嚴重程度,預警再出血、腦積水等并發癥,以及預后的精準預判等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場,主持專家、講者、參會人員圍繞無創生物電阻抗監測技術在急性腦血管病中的應用展開了熱烈的學術討論與交流。
通過探索無創電阻抗監測技術在急性腦血管病的應用,有望在急診領域開辟一種新的無創、快速、便捷的早篩及分診模式,推廣到基層醫院、鄉鎮衛生院,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