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有助預知早老性癡呆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發布:2011-4-11 修改:2011-4-11
隸屬:行業咨詢 點擊:3302 推薦新聞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腦部進行掃描,可以幫助醫生預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今后是否會患阿爾茨海默氏癥(早老性癡呆癥)。
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醫學院的研究人員6日在《放射學》雜志網絡版上撰文說,對核磁共振腦部掃描結果進行分析,可以計算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一年內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
研究數據是在2005年至2010年間收集的,包括最初的核磁共振掃描結果及一年之后的復查情況。研究涉及203名健康成人、317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和164名晚發性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75歲。
研究人員分析對比兩次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然后計算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發展成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通過核磁共振腦部掃描,可以發現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部大腦皮質的退化情況,從而判斷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大腦皮質在記憶、注意力、思維和語言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而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特點之一就是大腦皮質某些部位的細胞消失,導致該部位發生萎縮。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癡呆標準,其臨床表現不僅有記憶障礙,而且還有注意力、詞語流暢性、執行能力等其他認知功能方面的障礙。
輕度認知障礙不一定會發展成阿爾茨海默氏癥,但隨著年齡增長,患者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要比正常人嚴重。
上一個新聞:熱烈祝賀北京辦事處成立!
下一個新聞:同一市場3種藥價制度并行:價格管制不能治百病
同類新聞
- 2022-4-25 常見的病痛“腰疼”困擾人們,如何做檢查呢?
- 2014-3-25 低價藥“玩消失”是醫改失衡之果
- 2014-3-25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將發 或掀并購高潮
- 2013-12-17 2014天津醫療展揚帆啟航 3月5-7日濱海新區再創輝煌
- 2013-12-17 中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遭遇三大政策瓶頸
- 2013-12-17 2013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