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干預可降低糖尿病并發癥
來源:藥械網 作者:admin 發布:2011-3-24 修改:2011-3-24
隸屬:行業咨詢 點擊:3337 推薦新聞 熱點文章
世界權威學術刊物《新英格蘭》雜志顯示,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達到了9.7%,總數達到了9200萬。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糖尿病可能導致的并發癥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后果。糖尿病最主要的并發癥是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嚴重時二者可以分別導致失明和腎衰以致死亡。而中醫藥在治療糖尿病上的優勢就在于預防和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西藥在控制血糖方面療效顯著,降糖作用明顯,但同時,副作用也突出。有些患者開始服用西藥降糖時效果很好,但隨著病程增加,降糖效果也會越來越差。而且患者一旦查出患有糖尿病,也將面臨著長期服用降糖藥物的現實。而胰島素的長期應用可以導致肥胖。通過中醫藥的干預使用,不但能幫助患者減少西藥用量,同時也可以穩定血糖水平。
針對高脂血癥、肥胖者這類糖尿病易患因素的人群,通過中醫藥干預可以進行前期預防,降低這類人群的發病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對靶器官的損害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應用中醫藥可減少對靶器官的損害。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如果使用中醫藥干預,可以延緩進程,減緩終點時間的發生,降低損害程度,給患者、家庭和社會減輕負擔。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帶來的并發癥。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高達50%以上,已經成為我國非炎性致盲率較高的眼病。而西藥在治療糖尿病并發癥這方面卻沒有什么療效。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糖尿病臨床研究基地,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多年的實踐中研制成功了芪明顆粒,成為國內首個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中成藥新藥,通過多靶點、多層次的綜合作用,對視網膜周細胞和視覺神經的恢復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延緩了糖尿病對視力的損害。曾經有位患者患有糖尿病十幾年后出現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后來通過激光做了一只眼睛的眼底手術,但是術后出現出血,最后手術這只眼睛徹底失明了。而另一只出現同樣病變的眼睛經過中醫藥的辨證施治治療后,目前的視力也一直保持在0.6—0.7。
血糖的波動對器官損害最大,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糖只是治療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穩定血糖在一定水平,而中醫藥在這方面恰恰有很好的療效。血糖控制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可以預防、延緩微血管病變的發展和眼部的并發癥。
中藥的整體調節優勢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種并發癥的產生,在降糖的同時,可以通過益氣活血降低血液黏滯度和血脂等,從而防治并發癥。國內學者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在糖尿病并發癥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數據顯示,如果在基礎治療同時配合中醫治療糖尿病,超過8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恢復狀況更為理想,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比下降了60%。
中醫倡導綜合治療的方式,除了藥物以外,飲食、運動、教育、體育鍛煉都是防治糖尿病的綜合手段。中醫治療也不排除西藥的介入,在控制血糖上,西藥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系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視功能保護重點研究室主任)
上一個新聞:醫藥行業:震蕩將是主旋律布局時點漸臨近
下一個新聞:新醫改:完善醫療衛生 利用好醫療器械
同類新聞
- 2022-4-25 常見的病痛“腰疼”困擾人們,如何做檢查呢?
- 2014-3-25 低價藥“玩消失”是醫改失衡之果
- 2014-3-25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將發 或掀并購高潮
- 2013-12-17 2014天津醫療展揚帆啟航 3月5-7日濱海新區再創輝煌
- 2013-12-17 中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遭遇三大政策瓶頸
- 2013-12-17 2013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