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病痛“腰疼”困擾人們,如何做檢查呢?
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22-4-25 修改:2022-4-25
隸屬:行業咨詢 點擊:643 推薦新聞 熱點文章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對自己傾訴,說“腰好疼呀,感覺要斷了”,那腰疼在醫學怎么解釋呢?其實它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癥,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可見于現代醫學所稱之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外傷、婦科等疾病。引起腰疼的原因很多,絕大多數原因已經知道,但仍有少數腰疼的原因尚未明確所以出現持續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輕心,應盡快到醫院確診,避免某些嚴重疾病的發展。常見的病因為:
- 由于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勞損、肌纖維織炎,以及由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
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引起。如脊髓壓迫癥、急性脊髓炎、神經根炎、脊髓腫瘤等所引起的腰疼。
由于內臟器官疾患所引起。如腎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膽囊炎、膽囊結石、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前列腺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腫瘤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疼,女性病人往往同時伴有相應的婦科癥候。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為主訴,但并無客觀體征,或客觀檢查與主觀敘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識來解釋,這種腰疼常為癔病的一種表現。那我們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定是什么疾病呢?一般來講,診斷首先要靠臨床癥狀和醫生詳細的體格檢查,常見疾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有時要比CT 、MRI 準確得多,普通 X 線攝片應做常規檢查,是其他影象檢查的基礎。通過癥狀、體位、X 光片,仍不能明確診斷的某些疾病,則采取CT 檢查,要進一步了解腰部軟組織、韌帶、椎間盤及內容物的情況,必要時可考慮做 MRI 檢查。
- 可清晰顯示椎體前、后緣的骨贅,硬脊膜囊、脊髓、神經根的受壓部位和程度,測得椎管前后徑和橫徑,還能了解椎間孔和橫突孔有無狹小,椎板有無肥厚等。
- 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規檢查。—般須攝正位、側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時加攝頸部前屈和后伸時的側位片。正位片可能見到椎間隙狹窄、鉤椎關節骨質增生,椎弓根增粗。側位片可發現頸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體前后緣形成骨唇,椎間隙狹窄和椎管狹窄。斜位片可判定椎間孔的情況。
- 可清晰顯示間盤組織后突,壓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況,以及有無靜脈回流受阻、受壓,局部脊髓內有無囊性病變等情況。
- 對懷疑有骨質增生,心臟病等疾病患者,配合骨密度檢查,心電圖檢查等排除疾病。
- 腰疼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其中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最為多見。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治療時機。
- 經確診后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如因炎癥引起的腰疼,及時進行消炎治療,其他如物理機械性損傷性腰疼,可在活血通絡,通經化瘀的基礎治療上,配合腰部牽引、手法按摩、中藥熱敷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
- 腰疼在正常的治療方面,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外,后期的功能鍛煉和康復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后并發癥,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康復后的保健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于網絡:若涉及版權,敬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