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太快人會變笨嗎
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15-3-26 修改:2015-3-26
隸屬:健康社區 點擊:1923 推薦新聞
導語: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研究指出,咀嚼不細,胃腸負擔加重,患上胃食管反流的幾率大大增加。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吃飯太快無法激發腦神經活動,人會變笨……這個話題在微博上引爆了網友們的各種吐槽。
網友的看法:
網友@康言v:高三黨吃得比當兵的都苦逼快,照樣上的清華,以后別拿美國啥日本啥研究得出來壓我們。。。!
網友@0水中漂0:我吃飯快,承認自己不聰明,但也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吃飯快說明腸胃好,如果飯吃得慢下來了,吃不多了,身體就是有毛病了,也該去醫院了。一切自然就是好。
網友@taleteller:笨的還是會笨下去,聰明的還是會一直聰明,不會因為這么一點屁事就變蠢或變聰明好嗎?人的智商是天生就注定了的!傻逼!這只不過是給那些做事拖拖拉拉特別是吃飯的人找借口!
果殼網問答:
吃飯太快無法激發腦神經活動,人會變笨,這有道理嗎?
窗敲雨(藥學碩士):前半句說的那個研究是有的,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確實顯示出了吃飯快增加反流風險的結論,這個結論按常理來思考確實也是合理的。
至于變笨這個,原文本來也就是一家之言,就算是在一個領域多么牛逼的專家,他說的話也比研究的證據強度差太多了,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而且,米山公啟這個人是那種暢銷書作者,這也讓我對他產生了一些懷疑……沒有看過他的書,看過的人可以說說靠譜不……
吃飯太快吃飯太快
吃飯太快傷腸胃
有人說,從一個人的吃飯速度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忙碌程度。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吃飯速度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2009年初,《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4000多人中,近九成人吃一頓飯只花費十來分鐘,一口飯嚼三兩下就咽下。
在參與調查的網友中,盡管68.9%的人知道吃飯太快有害健康,但卻不清楚具體危害在哪里,只有21.6%的人表示了解吃飯太快的危害。65.4%的人早飯吃得最快,其次是午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教授說,吃熱食物的時候,如果太快,會對食道帶來很大損害;其他食物吃得太快,也容易影響消化功能。調查則顯示,近40%的人曾因吃飯過快引發胃疼、胃脹等不適反應。
這只是直接危害,范志紅說,吃飯太快還有其他一些慢性、長期的隱患。首先,吃飯太快會降低食物攝入的安全性。因為唾液中的酶可以將一些有毒害的物質消解掉,但如果吞咽得太快,唾液就起不到相應的保護作用。其次,當口腔的食物進行細嚼時,形象地說,大腦也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指示腸胃的消化器官做好相應的準備。但是,吃飯太快就會打破這個過程,造成消化代謝功能的紊亂,引起便秘。再者,吃飯太快可能造成無法找到自己正確的食量,進食量會超出腸胃的承受能力,這樣不但會損害腸胃功能,也會造成身體發胖,此外,高血糖的患者吃飯太快有加重病情的危險。
因此,范志紅建議,每頓飯的進餐時間至少應該在15分鐘以上,特別是早餐,應該改變單一的膳食結構,增加一些蔬菜、水果與粗糧的攝入,這樣能增加咀嚼時間。午飯和晚飯,盡量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進餐,這樣可以緩解緊張、改變吃飯太快的習慣。此外,專家建議,每口飯的咀嚼速度也要放慢,尤其是老年人,一口咀嚼20次以上為宜。
專家建儀,吃飯時要盡量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細嚼慢咽
人的消化過程要經過口腔 、胃和腸道3個步驟 ,其中口腔可以分泌大量含有消化酶的唾液,人在咀嚼的過程中 ,食物會與消化酶充分混勻并完成第1步消化。但是如果進食得太快,這個消化過程就會減弱,使大塊食物進人胃 ,迫使胃加大蠕動力度,無形中加重了胃腸消化的負擔,長此以往會導致胃病的產生 。
胃消化蠕動的固定頻率大約是每分鐘3次速度大約每分鐘0.5厘米。專家建儀,吃飯時要盡量細嚼慢咽,以每口咀嚼20下再吞咽為宜 。
至于吃飯太快人會變笨的論斷,則沒有充分的理論和實驗依據。
上一個新聞:老中醫私藏!一整套水果養生法
下一個新聞:三類食物除口臭最有效
同類新聞
- 2022-5-18 你了解中醫中發物是指什么嗎?
- 2022-5-18 人們為什么會磨牙及治理方法
- 2022-4-25 春天"千金菜",三高頭號殺手,知道是什么嗎?
- 2015-7-17 夏季游泳注意什么 謹防染上七種疾病
- 2015-6-26 西瓜為什么不宜挖著吃?
- 2015-6-25 外出旅行,寶寶暈車怎么辦?